陕西日报讯(记者周明)曾在田地里与小米打交道的王润琴,现在有了新的身份——带货主播。
“咱们这谷子不上化肥,长出来的谷穗大,打下来的小米特别黄,熬出的米汤足足能够揭起三层油皮!”面临直播镜头,这位米脂县杨家沟镇宫家硷村乡民没有一丝怯场。有时,王润琴还要扛着三脚架到地里去,给她的“粉丝们”看看黄土高原的风景,叙述小米的故事也是信手拈来。
电商下沉到村庄,成为近年来米脂小米工业的重要增长点。曩昔,当地小米主要靠农贸市场或外地经销商等线下途径出售,销量、价格都不安稳。跟着米脂政府在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上不断“加码”,米脂小米在“网红”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宽。
米脂栽培小米已有上千年前史。据米脂县农业村庄局负责人李瑞介绍,近年来,米脂县将小米作为脱贫攻坚和村庄复兴的主导工业,通过品牌宣扬,大大提高了米脂小米的知名度,推进形成了生产基地、小米加工、精装出售严密联接的工业链。
小米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口粮,安稳的订单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米脂农户开端栽培小米。而这,仅仅榆林小杂粮工业开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林将建造现代特征农业基地作为战略使命,小杂粮成为当地大力开展的六大特征工业之一。
榆林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自古以来便是小米、荞麦、糜子、黄豆、绿豆等杂粮的优质成长地,小杂粮既是当地的传统粮食,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数据显现,现在榆林市小杂粮终年栽培面积安稳在300万亩以上,占全市粮食总耕种面积的25%—30%,年产值在40万吨以上。小杂粮已经成为榆林的一张手刺。
据榆林市农科院小杂粮研讨所所长王孟介绍,小杂粮是榆林的特征工业,要想提高小杂粮质量和产值,选育种类和改进耕种技能是要害。
从榆林市区动身,沿210国道往北行进到榆阳区牛家梁镇榆卜界村,这里有榆林市农科院2000余亩的试验田。王孟介绍,糜子是陕北有名的特征杂粮,他们选育出的“榆糜3号”新种类老练早,既可春播,也可夏播复种,是国内罕见的大粒种类之一,高产稳产。
近年来,榆林市通过种类选育、新技能研讨与演示、产品研制等作业,谷子、绿豆等小杂粮优生区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并先后发明了谷子、绿豆、黑豆等20多项小杂粮全国高产纪录。
11月15日,记者在坐落佳县朱官寨镇的佳县五妹子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繁忙着对生产出来的小杂粮进行包装并装车,一车车满载丰盈高兴的杂粮被运送进公司的恒温仓库里。
跟着“健康摄生”观念家喻户晓,小杂粮从从前的“糊口粮”逐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健康“新宠”。该公司紧跟市场需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工业化运营形式,推进优质、有特征的农产品开发与推行,以“那年愿”牌有机小米、有机黑豆、五色小米等系列产品为主导,做到对每一个产品追溯,保证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为了更好地推行佳县有机杂粮,该公司还引入“认种”形式,让客户在享用新式栽培趣味的一同,体会现代化农耕栽培。“咱们公司每年会拿出1200亩地进行有机认种,让城里人完成‘我在乡间有亩田’的希望。”该公司负责人殷桂平说。
“曩昔看不上眼的小杂粮,已经成为咱们增收致富的大工业。”贺启鱼是神木市沙峁镇刘梁峁村乡民,在精准扶贫方针的帮扶下,他们家开端栽培小杂粮,仅上一年就栽培玉米、谷子、黑豆等小杂粮60多亩,还统筹开展牛、猪、鸡养殖业,全体收入能到达10万元。“现在村里的合作社还与乡民签定小杂粮购销订单,再也不愁销路问题了,种田更有决心了。”关于现在的幸福生活,贺启鱼很满足。
据榆林市农业村庄局副局长苗霞介绍,近年来,跟着横山大明绿豆、定边红花荞麦、靖边苦荞、府谷黄米、米脂小米等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维护,榆林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村庄经济开展新的引擎,带动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今日(3月15日)09时49分,陕西榆林米脂消防接到支队指挥中心指令:镇川邮电局对面农体站巷子民房崩塌一人被困,米脂消防当即出动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1辆水罐消防车与16名指战员火速赶往现场。
日前,大型革新体裁电视剧《米脂婆姨》正在山东卫视每晚热播。电视剧《米脂婆姨》叙述了叶静扮演的脚夫杜仲在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后跟从米脂婆姨们一同参加到了,一起奋战在抗日最前哨
在出口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越南工商部召唤越南全民吃荔枝,以协助农人出售荔枝。(图片来历:越南媒体 拍摄:贵团)越南工商部副部长杜胜海召唤越南人吃荔枝,称“假如9000万越南人都吃荔枝,农人的荔枝就不会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