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記者走進吳忠市古城灣人工濕地,隻見一片片黃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長勢旺盛,水生植物之下,清流汩汩。這些來自吳忠市榜首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通過管網輸送到古城灣人工濕地,經過吸附、過濾、氧化還原、微生物分化后,水質變得清亮起來。
“可不要小瞧這塊240畝的人工濕地,它是會呼吸、會淨化水質的生態系統。”吳忠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楊瑞介紹,濕地系統中填充的河卵石、礫石、火山岩等填料能有用去除懸浮物,為微生物生長供给杰出環境。種植的黃菖蒲、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蔥等水生植物,能夠有用淨化吸收有機污染物。
“過去對城鎮污水排入黃河的水質要求達到一級A類。2018年,自治區對城鎮污水排入黃河水質要求必須達到地表水四類。”楊瑞介紹,吳忠市投資9800萬元的古城灣人工濕地,作為吳忠市榜首污水處理廠排放尾水直接入黃河所進行的尾水水質提高工程,於2020年6月投入運營。經人工濕地淨化過濾后的水質,穩定達到地表四類標准。
在人工濕地進水口,渾濁發黃的污水通過岸邊的輸水管道、過水格柵進入配水渠,源源不斷地被“吞入”人工濕地。在不遠處的出水口,清水潺潺,匯入黃河。為了確保達標排放,生態環保部門設置專用設備每天對水質進行自動監控。古城灣人工濕地每天淨化4.5萬立方米以上污水,年淨化處理1500萬立方米以上,年可削減污染物520噸。
“人工濕地採用的是生態滯留塘+潛流濕地+外表流濕地組合工藝,能够簡單了解為通過‘中藥’進行調理,處理過的水更健康。”楊瑞說,污水處理廠尾水輸送至潛流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后流經外表流濕地進一步穩固出水水質,最终通過管道排出。
2022年,吳忠市實施榜首再生水循環使用工程,在古城灣人工濕地结尾配套建設再生水循環使用設施,達到地表水四類標准的濕地尾水通過泵房、管道輸送至新寧河進行生態補水及城市綠化,每年可節約新鮮用水量1500萬立方米,節省水費300余萬元,成功探究出一條人工濕地尾水高效節約循環使用新路徑。
人工濕地實現了污水淨化、中水回用和生態效益三重疊加,可謂一舉多得。到现在,吳忠市已建成人工濕地11個,在建人工濕地7個,計劃2025年全市污水處理廠结尾悉数配套人工濕地。
公民網銀川7月10日電(劉峰、周航) 7月10日上午,“愛上銀川·湖城之夏”文明旅行消費季西夏區2022鄉村文明旅行節暨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推介會在銀川市賀蘭山休閑運動公園開幕。此次活動以“打卡賀蘭山,鄉野安闲游 ”為主題,在兩天的時間內將陸續開展星空民謠音樂節、賀蘭山鄉村阛阓、賀蘭山星空露營大會、酒庄鄉村打卡自駕游、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推介會等系列活動。…
公民網銀川7月9日電 (秦瑞杰、張海峰)7月9日,“非遺進萬家·文旅展風採”——2022年寧夏黃河流域非遺著作創意大賽暨系列活動在銀川市啟動。本屆非遺著作創意大賽秉持非遺“見人見物見日子”理念,通過鼓勵創新展新作、凸顯特征種類全、文明惠民接地氣三方面,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大河湯湯織錦繡——“守護母親河建設美好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三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