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丽春色暖,向阳草木青。在渭北高原上一路向北,出陕西省西安市170公里便来到了黄陵县。刚刚曩昔的清明节,壬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仪式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坐落黄陵县城北,黄帝陵、轩辕庙都在桥山之上。
轩辕庙坐落于桥山东麓,始建于汉代。庙前区最南端就是进口龙祖广场,地上由5000多块天然河卵石铺砌而成。沿中轴线而入,依次为轩辕桥、龙湖、龙尾道,登上95级台阶的龙尾道就是轩辕庙山门,仿汉风格的花岗岩修建,严肃古拙。
祭祀大院包含祭祀广场、三出阙、轩辕殿、谯楼等修建,整个修建气势恢宏,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仪式就在祭祀广场举行。轩辕殿中心是黄帝的巨型石刻浮雕像,造型简练古拙,与轩辕殿气氛和谐,令人心生敬重。
沿着谒陵路,登谒陵神道,过了下马石,便来到了黄帝陵寝。黄帝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冢外观古拙,保持着原始面貌,逆时针绕陵一周的祭祀礼仪,有时光倒流、追昔怀古、思念祖德之意。
“走遍天边路,不忘我国根,寻根在黄陵,黄陵盼你归。”黄帝陵每年举行清明公祭和重阳民祭,成为全球华夏儿女拜谒先人、凝集爱国力气的隆重节日。“来到这儿,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情不自禁。”一名专程来寻根的游客说。
本年2月,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教育实践基地”在黄帝陵挂牌建立。“在此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黄陵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婷说。除此之外,黄帝陵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演示基地”“海峡两岸沟通基地”,在增强民族认同、激起爱国热情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桥山苍苍、沮水泱泱。人们满怀忠诚来到这儿,感触先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精力。参天古柏用年轮沉积着前史的回忆,见证沧桑剧变、年代开展。